可持续发展危机
每一代人都会成为地球未来的守护者。这一基本道义职责包含着一份沉重的责任,即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可居住的地球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这代人正面临着这一挑战,因为我们深知,除非当前的环境趋势发生根本变化,否则地球未来的给人类提供的生存环境将大不如前。罪魁祸首就是全球变暖的趋势,这是由于人类过度碳排放而引起的人为问题。其后果之可怕令人不寒而栗。
所有的权威科学研究结果都清楚地表明,全球变暖正成为事实,证据随处可见。今天,全球平均气温比过去提高1.5摄氏度(合2.7华氏度),且据多方预计,温度还会大幅提升。除非全球各国采取切实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否则,平均气温将于二十一世纪期间增至6.4摄氏度(合11.5华氏度)。这还属于一般性的异常吗?绝不。要体验一个温度比现在升高两三摄氏度的地球,那就得回到三百万年前。
“作为临时守护者,我们有义务拯救地球。”
除了其他严峻问题,全球变暖正在引起众多冰雪地带与冰川的融化。科学家们认为,到2025年,北冰洋将冰雪全无, 也许还根本无须这么久。在2006年,当时同样的预计时限是2050年,而世纪之初,同样预计的时限是2100年。格陵兰岛与西南极的冰雪覆盖层将融化。即使气温只升高0.5摄氏度(或0.9华氏度),也会导致海平面升高8到88厘米(即3到35英寸),两亿临海居民将遭到灭顶之灾,很多岛国也会消失。如果人类现在不采取任何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上海、东京、阿姆斯特丹、威尼斯和纽约”等城市最终都将长眠海底。
地球上的四季更替规律已遭到侵扰,在欧洲,各种植物树种在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时间比过去提早了一个星期。自1850年开始有气温记录以来,2005年是气温最高的一年。温室气体排放——即造成“温室效应”或太阳热量在大气层中积聚的罪魁祸首——在1970年和2004年之间增加了70%。全球变暖会引发更多极端天气现象,所带来的粮食减产和水资源缺乏的后果,将令上百万居民的生命置于险境。随着珊瑚礁的大量灭亡,进而对海洋生命带来难以想象的恶果。全球变暖也会诱发疾病的暴发。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墨西哥暖流可能发生的变化,会使欧洲陷入冰冻期。
“可持续发展以社会正义为基础。”
随着动植物物种以惊人的速度消亡,森林被滥砍滥伐及自然栖息地的减少也正在加速物种的灭绝速度,鱼类数量也在大幅下降。作为“生命之源”的饮用水供应问题也越发严重。地球正在遭受“大规模生态系统的崩溃”,其形式包括如下方面,如“气候变化;土地用途转化、土壤退化、沙漠化;生物物种锐减;饮用水源的匮乏以及水资源的污染”。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会发现,在地球的许多地方,他们无法继续在曾经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上生存下去。世界人口已极大地超过了地球有限资源的负荷,到205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达到九十亿,谁来养活这数量庞大的人口?人类将从哪里获得足够的饮用水?他们将如何应对由于气温上升给地球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如今,全球经济的发展早已给自然资源提出了难以负荷的要求。
“过去半个世纪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改变,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对比期都要迅速、都要广泛。”——《2005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2007年,加利福尼亚“环球足迹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发布报告称,人类12个月内消耗的资源需要16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再生。这一对“生态超支”的现象意味着,找到维系人类生命的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全球变暖的经济后果及其相关问题极为严峻。的确,由气候变化给经济成本带来的负担较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六倍,2003年已达到600亿美元。
企业须身先士卒
个人、政府以及——作为具备影响力的团体——企业组织,都肩负着对抗这一问题的重大责任。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其经营许可都是由各个国家政府颁发的,因此也就是由各国人民所颁发的,更应担负起道德义务,令地球生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既然,从理论上说,每家企业都希望基业长青,因此采取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才是长久之计,巨头企业的第一步都应是采用恰当的经营方式。显然,仅仅关注短期利润只会适得其反——其代价往往非常昂贵。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已经成为最新商业理念和寻找机遇的孵化器——从垃圾如何回收处理,到建立地方小型热能发电厂,都已成为最新商机。”
企业报告不应只关注财务状况,还应包括以“社会责任、企业盈利和环境责任”,这“三重底线”为基础的“综合表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应描述企业概况与管理,规划企业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战略方案,可持续发展报告还应详述企业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说明企业是如何遵循“职业规范、健康标准和安全标准”等,报告中应记录企业是否尝试约束其供应商规避歧视现象,是否雇用童工、是否允许“集会自由”以及支持“原住民权利”。这份有关“三重底线”的报告,能够表明一个企业是否能成为社会模范公民,正如以下三个企业在环境义务方面所作出的典范:
-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美国银行坐落在曼哈顿的总部是一座54层高的“绿色”摩天大楼,其最初在设计时就要求大厦做到节能、节水、保持空气清新和采光良好,双层墙体技术与特制半透明玻璃提供了最佳保温效果。大楼的主要建筑材料都是采用再生建材,大楼配有一个热电联产发电厂,以保证最大能效。
- 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可口可乐可谓“水的酸碱中和”的先行者。它采取了一切可能措施降低“水浪费的痕迹”,同时支持开展一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资源平衡的项目,负责任的水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可口可乐公司长期以来在遍布200多个国家中建立300多家合作装瓶厂的首要标准之一,实现“最大用水效率、最佳水质和最环保的废水处理”都是可口可乐公司在建设新厂时的主要目标。可口可乐的水资源管理目标就是实现3R,做到“降低水耗(Reduce)、循环利用(Recycle)、补充水源(Replenish)”,从而使公司成为“饮料行业用水效率最高的全球公司”。
- 麦当劳公司(McDonald’s Corporation)——麦当劳在全球118个国家拥有超过32000家餐厅,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餐零售商。与美国环境保护基金组织(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合作,麦当劳正在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例如,麦当劳用于包装其主要食品 “巨无霸、薯条、饮料”的材料,比20世纪70年代减少了一倍,如今麦当劳进一步要求所有供应商也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包括“双方签署协议,实现减少垃圾为目标的生产方式,力图给环境带来最小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我做起,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从开始计算家庭生活的‘碳足迹’开始,到采取措施逐步消灭这些足迹。”
当然,在追求与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面,企业的作用虽然至关重要,但企业只是其中一个参与方,政府、组织与普通公民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各方都必须关注的以下目标包括:
- 绿色能源——未来社会对能源的选择将决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是否能得以维系。继续大量使用占当今世界能源供给量86%的传统石化燃料,等于给地球判了死刑。人们必须开始优先使用替代资源,例如太阳能、地热、风能、氢能电池和生物燃料。这种向替代能源的过渡需要时间,人类短期内(未来五到十五年内)不得不继续使用廉价的石化燃料,替代能源的开发技术和实际应用会在中期(即未来十到二十五年内)才能得以实现。更久之后,即二十五年以后,地球将迎来清洁能源的时代。
- 电力传输——今天的长电缆系统效率相当低下。“智能电网”加“智能设备”是解决之道,前者可以针对高峰电力负荷不断进行调整,后者能实时监控以不断去适应电网。
- 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建筑、厂房、交通工具、设备、所有机器都必须做到进一步的节能,节能方法早已具备,而缺少的则是改变的意愿。第一步就是进行全方位的能源审核。
- 水资源——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经说过:“井枯方知水可贵。”对很多人来说,井水已经接近枯竭。利用更有效的水资源回收和分配方法可以对抗水资源的匮乏危机。更合理的水价和供应政策,包括水的配额使用,有助于解决水资源这一问题。水污染是可控的。海水脱盐和回收技术的进步也能带来重大改变。
- 废弃物——工业、城市、家庭和农业废物往往包含有毒物质,然而只要处理得当,“变废为宝”也是可能的,例如,通过焚烧垃圾产生能量之类的方法,垃圾也能变成可供再生产之用的无价资源。废物重新利用、回收及堆肥处理也是有效的方法。杜绝或极大减少废物的产生是最理想的选择,同时也要将废物处理量减到最少。
- 家庭生活——你足不出户就能为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利用节能措施,你可以将用电量降低40%,如使用比普通灯泡耗能量低65%的荧光灯泡,把空调调高一度,暖气调低一度,采用双层玻璃窗保温隔热,在热水器上安装一个计时器,使用节能家电,及时关掉电子设备,修补漏水管道,安装节水设备,缩短冲澡时间。
- 交通——交通工具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据了排放总量的15%到18%,因此必须制定汽车生产标准,以使其符合低碳排放(或零碳排放)的要求。使用汽油和电能的混合动力能极大地降低排放量,具有“零排放”特征的交通工具,如太阳能、氢能和气动汽车,正处在开发阶段,全电动汽车也可能是另一个解决之道。你可以通过购买可高度回收利用的汽车,或通过与别人共用交通工具、使用租车服务、骑自行车及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方式尽一份力。
- 城市规划——城市占用了世界上四分之三的能源,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总量的五分之一。良好的城市规划能使城市居民不再依赖个人交通工具,因此要大力推广公共交通设施的发展。大城市应要求城市房屋建设者大量使用节能设计和清洁技术,把“绿色建筑”和“绿色社区”作为发展城市的重中之重,随着城市的蓬勃发展,这一做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为“截至2015年,超过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将达到23个”。
- 旅游业——气候能够直接影响旅游这一全世界都在生机勃勃发展的产业。例如,岛屿国家都会为海平面上升和全球变暖给自身旅游行业造成的影响而担忧,更不用说本国的命运问题。如今旅游业的最新发展动向是:开发生态旅游,以参观珊瑚礁、山地公园等项目为特色的旅游活动,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业先行者也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越来越多的酒店和度假村正走向“绿色化”的发展方向,积极采用环境保护的生态友好策略。
- 园艺业——从事园艺是一项令人愉悦,甚至惬意的工作,园丁可以让地球上更多的土地成为绿色植被,保护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尽量减少使用装饰地砖,促进蒸发作用。北半球的家庭可以在房屋北侧种上常青的树种,南侧种上落叶的树种,以享受夏天的惬意阴凉和冬天的温暖阳光。南半球只需采取与之相反的做法。
“你将留给人类子孙后代一个怎样的世界?” ——约翰·艾尔金顿《绿色可持续发展指南》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呼吁本国政府要着眼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 61%的美国人认为环境问题至关重要,在西欧这一比例为60%,中国高达70%。各国政府,尤其是北欧国家,都颁布了立足长远发展的法规条例,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人们利用选票的力量向本国政府施压,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政府的首要目标。已有“证据显示,越来越多的选民将手中的选票投举那些支持环保的政治人物”。消费者也应效仿选民向企业施加压力,要求企业提高环保意识,消费者同时也必须支持那些在经营实践和产品生产中都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企业。除此之外,每个人还要为减少碳排放做出自己的贡献。
可持续发展关乎每一个人的利益,全社会全人类都应共同努力,共同维系一个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地球。